四眼站在车队最前方,狄明、老五和孔强江分立两侧。
寒暄的过程极其简短。
在这个寒冷的清晨,每个人都默契地避开了西港的往事,仿佛那座充满血腥的城市从未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痕迹。
上车时的座次安排透露着微妙的权力结构,杨鸣和四眼同乘一车,这既是对昔日合作的延续,也是对新格局的某种暗示。
目的地是一家名为“南洲”的商务型宾馆。
这家宾馆,是四眼二叔在南城二十年经营的心血。
选择这里作为临时落脚点既保证了安全,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关注。
安顿妥当后,一行人转移到宾馆附近的一家火锅店。
在氤氲的火锅热气中,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。
“几个月不见,你还是那么行气。”四眼给杨鸣斟酒时说道,浓重的川渝口音里带着几分亲切。
回到家乡的熟悉环境,让他不自觉地抛下了在外闯荡时刻意维持的普通话。
这种语言上的转换,也暗示着某种身份的回归。
“啥子是行气?”狄明用生涩的川渝方言插话,这几个月的浸润让他也开始摸索本地话的韵味。
“你这瓜娃子,咋嫩个久,还是啥子都没得学会?”四眼笑着调侃,随即又切换回普通话,“行气你可以理解为意气风发。”
这种语言的切换自如,展现出他在不同场合游刃有余的本事。
“鸣哥,行气!”狄明举杯,生硬的方言腔调惹得众人大笑。
这种略显刻意的模仿,却恰到好处地活跃了气氛,让整个酒桌显得更加融洽。
酒过三巡,桌面的气氛渐入佳境。
其他人心领神会地转移到隔壁桌,给两位大哥留出谈话的私密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