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手笔,他一直怀疑是张泰干的。
可现在张泰把江越的工地让出来,明显是在示弱。
黄海手头正紧,这两块工地的利润他必须拿到。
虽然他嗅到了其中的蹊跷,可在对方亮出底牌之前,他不会放过到手的肉。
“先看看。”黄海吐出一口烟圈,眼神阴沉,“看众兴和张泰怎么斗。”
螳螂点点头,不再多言。
……
春季的阳光透过众兴公司办公楼,在会议室的长桌上投下光影。
这间原本空置的会议室,如今成了杨鸣和苏柳明的临时办公点。
桌上摊开着厚厚的标书资料,各种图纸和预算表铺满了整张会议桌。
苏柳明正在仔细核对着一份成本分析表,他的脸上的淤青已经消退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的神情。
“这里的地质勘探报告显示,地下十米处有一层砂岩层。”苏柳明指着图纸的某个位置,声音里带着专业人士的严谨,“如果采用传统的桩基方案,成本会比预期高出至少两成。”
杨鸣站在落地窗前,手里拿着一份投标书初稿:“有别的方案吗?”
“我之前在浙省做过类似的项目。”苏柳明翻开笔记本电脑,调出一组技术参数,“可以考虑新型的复合桩基工艺,虽然前期投入大,但整体施工周期能缩短三分之一,最终能节省不少人工成本。”
“详细说说。”
苏柳明调出一组施工流程图:“这种工艺在沿海地区已经很成熟了。首先采用钢管桩……”
随着他的讲解,一个完整的施工方案逐渐成型。
从地基处理到主体结构,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序,每个环节都经过严密的推敲。
“按照这个方案,我们的报价能压到多少?”杨鸣问。
“考虑到新工艺带来的成本优势,再加上我们和几个材料供应商谈下来的价格……”苏柳明快速在计算器上按了几下,“保守估计能比市场价低百分之十五到二十。”
杨鸣的眼神闪烁了一下。